精英小说网

精英小说网>大唐协律郎 > 0487 一言不合拂袖而去(第1页)

0487 一言不合拂袖而去(第1页)

张岱自知他这一套想法要实现的话工程量实在太大,诸如一个顺畅稳定的漕运物流基础,眼下都还只是勉勉强强。至于其他的客观条件,每一个实现起来也都不简单。

而且他也缺乏一个对大唐帝国社会各个阶层整体又深。。。

张岱端坐案前,指尖轻敲桌面,声音极轻,却如鼓点般敲在老者心头。那苍老的脸庞微微一颤,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与敬服交织的复杂神色。他垂首低语:“少爷……渤海公根深叶茂,门生故吏遍布朝野,便是圣上也要礼让三分。如今宇文氏虽倒,然其背后尚有旧党残余未清,贸然动手,恐引火烧身。”

张岱不答,只缓缓起身,踱至窗边。晨光洒落肩头,映出他身形修长挺拔,衣袍未整,却自有一股凛然不可犯之气。他凝望宫城方向,良久方道:“你可知我为何能在昨夜面圣之时,一举扳倒宇文融?”

老者默然摇头。

“非因证据确凿。”张岱冷笑,“实则我所呈密奏,半真半假,虚实相间。真正令天子动怒者,并非受贿卖官之事??此等勾当,朝中几人干净?而是我在奏章末尾添了一句:‘宇文兄弟暗结东宫属官,私议储位更易,图谋动摇国本。’”

老者瞳孔骤缩,脱口而出:“这……这是诛心之言!若无实据,岂非欺君?”

“正是要欺君。”张岱回眸一笑,目光如刀,“天子多疑,尤忌臣下结党。只要让他觉得有人觊觎储位,哪怕只是风影之谈,也会雷霆震怒。我不过借了他的恐惧,为我所用罢了。”

他转身执起案上茶盏,轻啜一口,语气淡然:“至于证据?御史台查来查去,终究只能查到些贪墨旧账。可那时大局已定,谁还会追究真假?活着的人说了算,死了的,自然百口莫辩。”

老者听得脊背发凉,心中却愈发敬畏。三十年前他在长安街头捡回这个孤儿时,不过见其眉目清秀、聪慧过人,想收作书童使唤。谁知此子心智深沉如渊,步步为营,竟在短短数年间,从一介寒门子弟跃居飞钱巨贾,连宰相都成了他手中棋子。

“少爷智谋深远,老奴佩服。”他低头拱手,“但渤海公不同。此人表面宽厚仁和,实则城府极深,且与太子情谊深厚,更得几位亲王暗中支持。若无万全之策,恐难撼动。”

张岱轻轻放下茶盏,踱步至书架旁,抽出一本《春秋左传》,翻至某页,指着一行朱笔批注道:“你看这里??‘国之利器,不可示人’。我这些年经营飞钱,看似只为敛财,实则另有所图。你知道天下最可怕的不是刀兵,是什么吗?”

老者摇头。

“是债务。”张岱唇角微扬,“渤海公豪奢成性,田产广布,然其进项远不足以支撑其挥霍。这些年,他已通过飞钱柜坊向我借贷白银八十万两,年息三成,利滚利至今,本息合计近二百万。而他的抵押品,除部分田契外,大多是空头文书、未来租税承诺,甚至还有尚未建成的庄园图纸。”

老者倒吸一口冷气:“如此说来,他早已资不抵债!”

“不错。”张岱冷冷道,“但他自己未必清楚。因我一直允许他展期续贷,从未催逼。可现在……该收网了。”

他走到屏风后,取出一份黄绢卷轴,递予老者:“这是我命人誊抄的全部借贷契约副本,加盖飞钱柜坊印信,更有渤海公亲笔画押。明日我就将这份账册送入御史台,附一封匿名揭帖,称渤海公以朝廷封爵之尊,竟长期拖欠民间巨额债务,致使柜坊资金周转困难,影响两京汇兑,动摇国计民生。”

老者皱眉:“仅凭欠债一事,怕难以致其死地。毕竟借贷乃市井常事,纵使数额巨大,也未必构成重罪。”

“所以我要再加一把火。”张岱眼神渐冷,“你可还记得三十年前,先帝在位时,曾有一桩‘北衙禁军谋逆案’?当时牵连甚广,十余将领被斩,家属流放岭南。而主审此案者,正是今日的渤海公。”

老者浑身一震:“你是说……?”

“当年所谓谋逆,实为构陷。”张岱压低声音,“真正意图夺权的是当时的太子党,而渤海公奉旨办案,明知冤屈,却仍大开杀戒,只为换取今日地位。那些被诛杀的将领中,有一人姓张??是我父亲。”

老者双膝一软,几乎跪下:“少爷……您终于查清了真相?”

“三年前我才确认。”张岱闭目片刻,再睁眼时已无波澜,“那封密信是你烧给我的,说父亲临终前留下半块玉佩,上面刻着‘忠而见戮’四字。后来我遍查档案,走访旧吏,终于拼凑出当年始末。渤海公为保自身荣华,亲手将忠良推入地狱。而我,就是那个被遗弃在乱葬岗上的婴儿。”

屋内一时寂静如死。窗外鸟鸣清脆,仿佛世间一切悲欢都不过浮云掠影。

良久,老者颤声问道:“少爷打算如何报仇?”

“不动声色。”张岱缓缓坐下,“先让御史台弹劾他拖欠债务,震动朝野。待舆论沸腾,人心浮动之际,我再放出第二份证据??当年审案密档残卷,其中明载渤海公收受涉案将领家眷贿赂,答应网开一面,结果收钱之后仍将人满门抄斩。此事一旦曝光,他不仅失德,更是背信弃义之徒!”

“可……这些密档真的存在吗?”老者迟疑。

“不存在。”张岱淡淡道,“但我可以造一份。只要笔迹、纸张、印章皆仿得逼真,又有谁去一一核对三十年前的旧档?若有质疑,反倒是欲盖弥彰。”

老者望着眼前之人,忽然感到一阵陌生。这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躲在柴房里苦读诗书的少年郎,而是一头蛰伏多年、终于露出獠牙的猛兽。

“少爷……此举风险极大。一旦被人识破伪造,便是抄家灭族之祸!”

“所以我不会留下痕迹。”张岱站起身,走向墙角一只紫檀木箱,打开锁扣,从中取出一个铁盒,“所有伪造文书均由专人缮写,完成后立即处死;传递渠道亦经多重掩护,最终由一名疯癫乞丐投入御史台门前信箱。而我本人,始终置身事外。”

他顿了顿,又道:“更重要的是,我要让整个朝廷相信,这不是私人复仇,而是正义昭雪。因此,行动必须符合‘天理’‘国法’‘民心’三重标准。欠债不还,违天理;枉杀忠良,违法度;欺世盗名,逆民心。三罪叠加,纵使皇帝想保他也保不住。”

老者深深叩首:“少爷运筹帷幄,老奴愿赴汤蹈火,助您完成大业。”

“不必。”张岱扶起他,“你只需守好最后一条退路即可。若事败,立刻携我生母灵位南下江南,隐姓埋名,永不再回中原。”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