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【它们不吃人,吃问题是假的。它们吃的是“想问问题的人”。】
这张纸未及被人发现,便在低温中自燃,化为灰烬。
而在克莱斯特彻奇郊外的一座废弃幼儿园里,三十七个孩子正围坐在一间教室中。他们并未入睡,也没有玩耍,只是静静盯着墙上的一面旧镜子。镜面本应映出他们的脸,却只有一片模糊的雾气。
突然,最小的那个toddler站起身,走向镜子,伸出小手轻轻一推。
咔嚓。
镜面裂开,却没有碎落。裂缝中渗出淡蓝色的光,如同液态月光流淌而出。孩子们齐刷刷转身,看向门口。那里站着一个身影??红裙、赤足、长发垂至腰际。她的脸模糊不清,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,唯有嘴角微微上扬。
“你们准备好了吗?”她轻声问。
所有孩子点头。
她伸出手,掌心浮现出一枚小小的齿轮,通体漆黑,边缘刻满无法辨识的符文。她将齿轮抛向空中,它悬浮片刻,随即炸裂成无数光点,钻入每个孩子的眉心。
刹那间,整个幼儿园的墙壁开始剥落,露出内里复杂的金属结构。地板下升起一根根导管,连接着埋藏多年的设备??那是上世纪“睁眼者联盟”秘密建造的“共感增幅阵列”,早已被认为损毁。
而现在,它正在重启。
吴亡赶到时,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:孩子们闭目盘坐,头顶漂浮着微弱的光环,彼此之间由细若游丝的光线相连,构成一个巨大的思维网络。空气中回荡着一种声音,既非语言也非音乐,而是一种纯粹的“意义流”。
“他们在……广播。”黑衣男子震惊道,“频率和当年林知微母亲临终哼唱的完全一致!”
吴亡却已认出那枚齿轮的来历。“那是‘火种协议’最初的载体设计图……传说中能让人类群体意识跃迁的‘母模’。但它从未完成。”
“现在完成了。”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。
他回头,只见那个toddler指着天空:“她说,只要有人愿意听,答案就会自己生长。”
就在这一刻,地球上几乎所有装有老式收音机的家庭,无论是否通电,都自动播放出一段旋律。那是一首摇篮曲,带着轻微的杂音,像是从极远的地方传来。旋律中夹杂着孩童的笑声、雨滴声、还有某种类似心跳的节奏。
科学家后来分析发现,这段音频含有超过五百种隐喻编码,涵盖数学、哲学、生物学乃至量子意识理论的基本公理。更可怕的是,任何连续聆听超过十分钟的人,都会经历一次短暂的“认知重构”??他们会突然理解某个困扰多年的问题,哪怕那问题属于完全陌生的领域。
一位数学家因此解开了黎曼猜想;一位农夫突然明白了光合作用的本质;甚至有个五岁男孩,在听完后画出了一幅精确到纳米级别的DNA双螺旋结构图。
政府终于意识到事态失控。军队奉命封锁新西兰全境,海上舰队集结,空中无人机群布满天际。然而当第一架侦察机飞越克莱斯特彻奇上空时,飞行员突然摘下头盔,对着通讯频道大喊:
“你们听见了吗?她在叫我!她说我还记得答应过妹妹的事!”
随后,整支编队的驾驶员相继失控,纷纷调转航向,将飞机迫降在最近的无人区。他们走出舱门的第一件事,就是跪地痛哭,或掏出手机拨打几十年未曾联系的亲人。
与此同时,南极图书馆深处,那块原本写着“此处收藏的,是你们选择遗忘的答案”的黑石碑,表面开始浮现新的文字:
>“真正的敌人,从来不是怪物,也不是记忆本身。”
>“而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,亲手杀死的那个会发问的孩子。”
这句话出现的瞬间,全球范围内共有八百二十三名“安眠II型”芯片植入者突然觉醒。他们拔掉芯片,砸碎家中所有镜子,然后写下人生第一封道歉信??对象是童年时期的自己。
某位政要的私人日记被曝光,内容令人窒息:
>“今天我又梦见那个孩子。他坐在角落,问我为什么再也不画画了。我说因为大人不能做没用的事。他说:‘可你说过,画画会让你快乐。’我告诉他:‘快乐不重要,稳定才重要。’然后我把他关进了柜子里。现在,柜子在震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