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鼓起勇气问道:“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?”
镜面波动,浮现文字:
>“建立‘问途盟’。
>不立领袖,不分等级。
>每个人都是提问者,也是倾听者。
>你们的任务,不是寻找终极答案,
>而是守护提问的权利。”
从此,九州各地兴起新型聚落。它们不称宗门,不设掌门,只以“问舍”为名。每舍皆立一灯,夜夜不熄。孩童入学第一课,不是背诵经文,而是学习如何表达困惑。修士修行不再一味追求破境飞升,而是定期进入“静问房”,面对内心最深的恐惧与矛盾。
三年过去,新一代少年成长起来。他们不再崇拜权威,却尊敬真诚;不迷信真理,却珍视探索的过程。
某日,一名小女孩在山中迷路,饥寒交迫之际遇见一位独居老者。老者见她手腕上有守夜盟约印记,便问:“你也信‘提问即修行’?”
女孩点头:“老师说,每一次发问,都是灵魂的一次呼吸。”
老者沉默良久,忽而笑道:“那你可知,最早提出这句话的人是谁?”
女孩摇头。
老者指向山谷深处:“他曾是个瞎子,拄着焦木拐杖,走遍天下。有人说他是神,有人说他是疯子。可我知道,他只是一个太在乎‘为什么’的人。”
女孩离开后,老者取出一枚陈旧铜铃,轻轻一摇。铃声清越,传入密林深处。片刻后,林间光影微动,一道身影浮现??仍是明烛,只是须发更白,身形更瘦,但眼神清澈如初。
“她问对了。”他说。
老者微笑:“可你已二十年未现于世人眼前,为何今日肯露面?”
明烛望向南方:“因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。终解之影并未死去,它学会了伪装??它化作效率、秩序、稳定,劝人放弃思考,用‘实用主义’杀死好奇。它说:‘别问那么多,做好你的事就行。’”
他取出一枚全新的心泪,递给老者:“帮我交给下一个愿意听声音的人。”
老者郑重接过,低声道:“你会去哪儿?”
明烛转身步入林中,身影渐淡,唯余声音飘散风里:
“去找那些还没开口的孩子。去告诉他们,哭也没关系,怕也没关系,只要心里还藏着一个问题,你就还没有输。”
多年以后,当那位小女孩也成为导师,她在课堂上对学生说:“不要怕问傻问题。因为世界上最危险的,从来不是错误的答案,而是从此不再提问的人。”
窗外,春风正好,吹动檐下铜铃。叮咚一声,似有回应。
而在极北孤庙,那口旧箱再次开启。地图依旧安静躺着,但九处标记已全部熄灭。唯有中央一点新生光芒悄然亮起,标注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名称:
>**问始**
地图背面,那行小字悄然变化:
>“旅程未完,
>问题永续。
>下一站,由你命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