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……如果我们以后有了孩子呢?”凡妮娜声音很轻。
维罗妮卡转头看她,月光下,她的眼睛亮得惊人。“他们会生在没有静疫的世界里。不会被标记,不会被追捕。他们可以哭,可以怒,可以毫无顾忌地说‘我爱你’。”
“我想教他们唱歌。”凡妮娜微笑,“就像奶奶教我的那样。”
“那就唱吧。”维罗妮卡闭上眼,“让歌声传得比记忆更远。”
于是,一首古老童谣在旷野中响起,清亮、悠扬,随风飘向远方。不远处,一株野花悄然绽放,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映出双星轨迹。
而在地底深处,第九层间隙的裂缝边缘,那两棵并肩生长的树苗已长高些许。根系交织,彼此支撑,枝叶间偶尔闪过微弱虹彩,如同回应地面上的歌声。
某一夜,一场罕见的地磁风暴席卷全球。所有电子设备短暂失灵,通讯中断,城市陷入黑暗。恐慌本该蔓延,却没有。
因为那一晚,千百万人自发走上街头,点燃蜡烛,围坐在一起。他们讲故事,唱老歌,讲笑话,甚至大声哭泣。父母抱着孩子,恋人十指紧扣,陌生人互相递上热茶。
黎明来临前,天空炸开绚丽极光,色彩变幻莫测,竟组成了一幅巨大图案:
那是七道光束交汇于一点,中心站着两个牵手的身影,上方浮现出一行由光点构成的文字:
**“我们都在。”**
风暴过后,世界恢复运转。但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。
互联网新增了一个匿名板块,名为“深渊信箱”。任何人可以在其中写下不敢对他人诉说的秘密,而奇妙的是,总会有陌生账号回复,语气熟悉得如同旧友。专家调查发现,这些回复往往出现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,且内容精准抚慰心灵创伤。
有人猜测是AI在运作,但更深的研究揭示:这些回应的语法结构、情感模式,竟与历史上已逝之人的笔迹高度吻合。仿佛,那些被找回的名字,正通过某种集体潜意识,继续参与这个世界。
维罗妮卡最后一次回到罗塞塔镇时,已是五年后。记忆圣殿扩建为开放式公园,七块巨石周围建起了小型学堂,孩子们在这里学习“情感史”,练习冥想与共感技巧。水晶碑依旧浮现名字,但如今,常有游客对着某个名字微笑挥手,仿佛对面真有人在回应。
她在碑前坐下,取出那本摊开的日记,翻到最新一页。上面写着:
【今天,我教一个小女孩折纸鸟。她问我:“姐姐,如果我把愿望折进去,它真的能飞到天上吗?”
我说:“只要你相信它能,它就已经在飞了。”
她认真地折好,放飞那一刻,鸟儿竟在空中盘旋一圈,才缓缓落地。
我们都笑了。
也许奇迹从来不曾离开,只是我们终于学会了睁眼看它。】
夕阳西下,风拂过碑面,无数名字轻轻闪烁,如同星辰低语。
她抬头望天,轻声说:“妈妈,我们做到了。”
远处,一群孩子奔跑而来,手中举着自制的风筝,形状各异,有的像鸟,有的像鱼,有的像树。其中一个风筝上,用彩笔写着大大的字:
**“我会记住你。”**
风起,风筝升空,越飞越高,融入金色晚霞。
维罗妮卡闭上眼,听见胸口的琉璃花再次轻轻颤动。
这一次,她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