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有听见。”她解释。
“这么多天的消息也没看见吗?”
梁承抬头看向他的脸。
分隔不过三日,谢恍的脸就瘦了一圈,他脸色不好,眼下乌青。眼底墨黑,情绪不明。
她不愿面对,岔开话题问:“你好些了吗?”
“你关心吗?”
梁承点点头。
却听谢恍轻嘲,“你关心的方式,还真特别。”
梁承不应,关了门,请他坐,给他倒水。
她留意到,从进门开始,他手里就拎着一只袋子。牛皮纸袋,没有LOGO。他将它放到桌上。
他不肯坐,站着同梁承说话。
“我来,其实是有话想跟你说。”
他按下她倒水的手。
梁承抬眸,对上他墨黑眼眸。只见他喉头滚动,言语艰涩,兴许是因为紧张,反复地舔着下唇。她心头忽然有了一种预感。
“我……我没做过这种事,不知道怎么才算正确。”
“梁承——”他轻轻地喊了她的名字,
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们试试吧?”
“嗯?”
他面带羞涩,周身笼着难得一见的紧张。
梁承不得不退后几步,拉开一点距离看他。被他眼中饱满的感情给惊到。只见他双手交叠,充满希冀又自信满满地望着她。
她的心里难免波澜,原本她只是揣测,可这揣测一旦成真,竟这样的不真实。
而她也远没有自己预料得那样坚定,手脚都有些发软,心头发慌。
她低下头,看向自己的手。
这一年手上的茧子在慢慢消退,她用指腹揉了揉,缓慢抬起头,眼波平静地望向谢恍的眼睛,说:“谢总,我想我们不合适。”
她吐字温和,一字一句。
最后三个字尤其清晰。
视线中,随着她话音落,谢恍神色骤变。
他张了张嘴,难以置信地瞪着她,兴许是尴尬吧,他在狭小的屋里来回踱了两步。像是在努力消化什么,转身定定地望着她。
“为什么?”
他最终还是没忍住,问道。
梁承再度退了两步,她靠近光源,白炽灯将她的脸照得愈加苍白。
但她的话语比脸色还要冷,“我明白我那天救了你,使你对我产生了一点不可靠的情感。在紧张刺激的环境中,很容易对另外一个人产生情感上的错觉,这在心理学上叫做‘吊桥效应’。”她的声音有点抖,“但吊桥效应只是暂时的,随着时间推移,这种错觉很快就会消散。”
她替他找了个很好的理由。
对面站着的人,不可置信地哼了一声。
“我很确信这不是什么吊桥效应。”他的声音也跟着冷下来,他想他需要说得更明白一点,“梁承,我早已……可能早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,我就已经……”他极少剖白自我,话语变得艰涩。
“我也不知道确切从何时开始,我对你的感情变得不一样了。我也曾试图克制过我的感情,因为我向来是个谨慎的人,凡事喜欢静观其变。但是很显然,你让我突破了我的这套规则。我很确定,这才不是什么吊桥效应。”
说着,他走向前,想要靠近她,用他炙热的身体还有疯狂的心跳证明自己。
以为梁承会感动于他这番话,可没想到却适得其反。
“谢总,”她声音比方才还要抖,“如果一段感情需要克制,那只能证明,我根本就不是你心里所渴望的那个正确答案。你应该继续寻找你想要的正确答案,而不是停下脚步将就。我相信你完全可以继续克制,直至它消失。”
谢恍眼里充满希冀的光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疑惑与不解。他紧盯住她的眼睛,意欲从她眼中找到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