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网

精英小说网>寒霜千年 > 第309章 鸿门宴(第1页)

第309章 鸿门宴(第1页)

“越来越有意思了……”

当得知道宋时安去了司马煜的葬礼后,魏翊渊是真的笑了。

可以说,整个盛安,除了那些知情者以外,唯有他是最密切关注此事的。

在皇帝召见当时还是晋吴二王的皇子之前,。。。

春风拂过乌溪河畔,书院的屋檐下悬着一串新制的风铃,不是铜铸,而是用废弃的录音磁带剪成条状,缠绕铁丝而成。每当风起,便发出细碎而清亮的声响,像是无数个未说出口的问题在低语。沈知白坐在井边的老藤椅上,手中捧着那本《终章?未完》,书页早已泛黄卷边,可他仍每日翻阅,仿佛在等一个字自己跳出来,补全那句未竟之言。

他没有再动笔。

他知道,那一画已非文字所能承载。

自“全球静默日”之后,世界并未立刻改变,但某种看不见的裂痕已然蔓延。政府依旧发布通告,媒体依旧播报“社会稳定指数持续上升”,可人们的眼神变了??不再急于回答,反而开始迟疑、沉思,甚至敢于在会议中打断领导说:“这个问题,我们真的考虑清楚了吗?”

最微妙的变化发生在家庭餐桌前。一位母亲回忆,她十岁的儿子第一次没有顺从地吃下青菜,而是问:“为什么大人总说‘为你好’,却不告诉我到底好在哪里?”她愣住,筷子停在半空,忽然意识到,这已是三年来孩子第一次主动提问。

而在北方某座封闭式教育园区内,一名教官发现宿舍床板底下藏着一本手抄本,封面写着《问一百次也不许停》。翻开后全是学生轮流写下的问题:

>“如果服从是美德,那盲从算不算犯罪?”

>“我梦见自己变成了鸟,飞出了围墙??这是思想偏差吗?”

>“你们小时候也怕黑吗?还是说,长大以后就学会了假装不怕?”

教官沉默良久,最终将本子放回原处,并在当晚的巡查记录里写下:“一切正常。”

与此同时,陶缸“敢问”已被迁至书院正厅中央,外层加装了防雨木罩,内部则嵌入了一块感应金属板,能将每一次触碰转化为微弱电流,通过地下导线传向山后一座由退役电台改造的秘密发射站。这些信号被编码为摩尔斯电码式的脉冲,每日定时发送至全球七个匿名接收点??东京郊区一间废弃书店的地下室、肯尼亚一所乡村学校的屋顶天线、冰岛火山监测站的备用线路……它们不传递具体内容,只证明:**仍有心跳,仍在发问**。

沈知白不再授课,却每日接待访客。有背着婴儿的母亲,低声问他:“我能教孩子怀疑吗?哪怕这意味着她将来会质疑我?”

他答:“你若真爱她,就不该怕被质疑。真正的信任,经得起追问。”

也有年迈的former梦导系统工程师前来忏悔:“我参与设计了第一代意识过滤程序……我以为我只是在‘维护秩序’。现在我才明白,我们在清除人类最后的火种。”

沈知白递给他一杯温泉水:“火种从未熄灭。你听??”

窗外,一群孩子正围在陶缸旁,轮流写下问题。其中一人念出声来:“如果所有人都闭嘴,真理还能活着吗?”

话音落下的瞬间,远处山林传来一声钟鸣??并非来自任何现存钟楼,而是某段埋藏地底的青铜残片,在特定频率共振下自发震动。

这声音越来越频繁。

科学家无法解释,只能记录。数据显示,每当全球范围内出现大规模集体提问行为(如网络匿名问答潮、街头涂鸦问题墙、学校罢答考试中的标准答案),此类“自发钟响”就会同步增强。更诡异的是,某些古老遗址也开始回应:西安兵马俑坑深处检测到低频振动;埃及胡夫金字塔内部石室出现周期性声波反射;甚至南极科考站报告,冰层之下传来类似编钟旋律的波动信号。

国际舆论分裂成两派。一派称其为“文明觉醒的共鸣”,另一派则警告这是“群体癔症引发的物理异常”,呼吁立即启动心理干预机制。然而,“终极净化协议”的核心团队已在叛逃事件后彻底瓦解,两名关键研究员失踪,剩余成员纷纷以“健康原因”退出项目。更有传言称,部分高层官员的子女最近频繁出入乌溪河书院,悄悄参加夜间读书会。

就在这种动荡与希望交织的时刻,那个曾送来X-9372磁带的年轻档案员再次出现。这一次,他带来了一个U盘,表面刻着一行小字:“来自沉默院的数据残片”。

“李小满。”他说,“我们找到了她的原始脑波存档。”

沈知白的手微微颤抖。三十年前,女儿被带走那天,他亲眼看着她被推进白色车厢,嘴里还在喃喃:“为什么光会有影子?如果没有影子,我们还能看见东西吗?”

后来,官方通知说她“情绪稳定,已融入新生活”。再无音讯。

档案员打开U盘,连接老旧投影仪。屏幕上跳出一段波形图,杂乱无章,如同心电图临终前的抽搐。但当研究人员将其降速一千倍播放时,那段波形竟转化成了语音??

>“爸爸……我在玻璃上画了问号……他们擦掉了……我又画……他们又擦……但我记得……土壤里的声音……它说……种子会醒来……当你听见钟的时候……我就回来了……”

声音断续,带着机械压缩的嘶哑,可那语气、那节奏,分明是八岁的小满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